|
水質色度測定儀通過檢測水體對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判斷色度,氣泡的存在會改變光的傳播路徑(如反射、折射光信號),導致檢測值偏高或波動,影響數據準確性。氣泡干擾多源于水樣采集、預處理、設備操作等環節,需從“源頭控制、流程優化、設備維護”三方面入手,系統性避免氣泡產生或消除已存在氣泡,確保色度檢測結果可靠。 一、采集與預處理控氣泡 水樣采集與預處理是氣泡引入的主要環節,規范操作可從源頭減少氣泡: 1、平穩采集水樣,避免劇烈擾動 采集水樣時需避免水流劇烈沖擊:使用采樣瓶時,將采樣管緩慢插入水體中部(避開表層氣泡密集區),讓水樣沿瓶壁緩慢流入,直至裝滿后溢出1/10體積,排出瓶內殘留空氣;若使用自動采樣器,調節采樣泵流速至適中(避免過快導致水樣飛濺),并確保采樣管路無漏氣,防止空氣被吸入水樣中。采集完成后,蓋緊采樣瓶蓋時需預留少量空間(避免溫度變化導致壓力驟升),但不可留有大量空氣,防止運輸過程中水樣晃動產生氣泡。 2、優化水樣預處理流程 預處理過程中需減少氣泡引入:若水樣含懸浮物需過濾,選擇孔徑適配的濾膜,過濾時控制水樣流速(避免過快產生湍流氣泡),且確保濾膜與過濾器貼合緊密,防止空氣從濾膜邊緣滲入;若需稀釋水樣,使用無氣泡的稀釋水(如將稀釋水靜置一段時間或輕微攪拌排出氣泡),稀釋時將水樣緩慢倒入稀釋容器,避免兩種液體快速混合產生氣泡;若水樣溫度與室溫差異大(如冷藏水樣),需先將水樣放置至室溫再檢測,溫度驟變會導致水體中溶解的空氣析出形成氣泡。 二、檢測操作消氣泡 檢測操作時若水樣中存在氣泡,需及時處理后再進行檢測,同時規范操作避免新氣泡產生: 1、檢測前去除水樣中已存氣泡 檢測前需檢查水樣是否存在氣泡:若為透明比色管或檢測池,直接觀察是否有肉眼可見氣泡(如附著在管壁的小氣泡、懸浮在水體中的氣泡);若有氣泡,可輕輕搖晃容器(避免劇烈晃動產生更多氣泡),讓氣泡聚集至水面后,用滴管輕輕吸除表面氣泡;或將水樣靜置5-10分鐘,待氣泡自然上浮消散后再使用;對附著在管壁的頑固小氣泡,可用干凈的細玻璃管輕輕撥動,幫助氣泡脫離管壁上浮。需注意不可用嘴吹除氣泡,避免唾液或呼出的二氧化碳污染水樣。 2、規范檢測池與比色管操作 使用檢測池或比色管時需避免引入氣泡:向檢測池內注入水樣時,將水樣沿池壁緩慢流入,直至水樣裝滿(略高于檢測池邊緣),讓氣泡自然溢出后再蓋上池蓋,確保檢測池內無空氣殘留;若檢測池為流動式,調節進水閥門控制流速,讓水樣平穩充滿檢測池,同時打開排氣閥排出管路內的空氣,待排氣閥流出無氣泡水樣后再關閉排氣閥;檢測時確保檢測池或比色管外壁清潔干燥,無水滴或污漬,避免影響光信號檢測,同時避免觸碰檢測池導致水樣晃動產生新氣泡。 三、設備維護減干擾 設備自身的狀態與參數設置也會影響氣泡干擾,定期維護與合理設置可降低干擾風險: 1、定期維護設備關鍵部件 維護設備確保其無漏氣或異常:檢查檢測池的密封性能,若密封墊老化、破損或檢測池蓋松動,會導致空氣滲入形成氣泡,需及時更換密封墊或緊固池蓋;對自動進樣機型,檢查進樣管路是否有破損、接口是否松動,管路漏氣會導致進樣時吸入空氣產生氣泡,需定期更換老化管路并確保接口密封;清潔檢測池或比色管時,避免使用粗糙工具刮擦內壁,內壁不光滑會增加氣泡附著概率,清潔后用純水沖洗干凈并晾干,確保內壁光滑無雜質。 2、合理設置設備運行參數 根據水樣特性調整設備參數:部分色度測定儀可設置“進樣延遲時間”,適當延長延遲時間,讓水樣有足夠時間排出管路內的氣泡;若設備支持“攪拌功能”(用于混合水樣),調節攪拌速度至適中,避免高速攪拌產生氣泡;對光學檢測模塊,定期校準光路系統,確保光信號傳輸穩定,減少因光路偏移導致的氣泡干擾誤判(如將氣泡反射的光信號誤識別為水體色度信號)。 四、異常處理與驗證 若懷疑檢測結果受氣泡干擾,需進行驗證與處理:檢測時若發現數據波動大(如多次檢測同一水樣結果差異顯著),或檢測值明顯高于預期,需檢查水樣是否存在氣泡,重新處理水樣后再次檢測;同時可通過空白實驗驗證——用無氣泡的純水作為空白樣進行檢測,若空白樣檢測值異常偏高,可能是設備內存在氣泡或光路受氣泡影響,需排查設備問題并處理后再檢測;檢測完成后及時清理檢測池與管路,避免殘留水樣中的氣泡干燥后形成雜質,影響后續檢測。 五、總結 水質色度測定儀避免氣泡干擾需貫穿“水樣采集-預處理-檢測-設備維護”全流程,核心是“源頭控制氣泡產生、檢測前消除已存氣泡、設備維護減少干擾可能”。通過規范操作、優化流程與定期維護,可有效降低氣泡對色度檢測的影響,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,為水質評估與管控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撐。
| 水質色度測定儀如何避免氣泡干擾:http://www.jinkejj.com/newss-9323.html |
|